團結一心扶貧路,校企合作創輝煌
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食用菌栽培技術惠農李保國志願服務小分隊
2018年7月14,食用菌栽培技術惠農李保國志願服務小分隊的成員們動身來到秦皇島高通生物科技公司進行為期七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他們首先來到秦皇島高通生物科技公司實驗室,了解其運行的基本狀況和食用菌生産流程的基本方法。指導老師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食用菌栽培過程中存在的菌液養分利用率低、菌種保存不當等一系列問題,使當地食用菌實驗員受益匪淺。随後,他們對實驗室進行了仔細地打掃,進行消毒滅菌,緊接着我們進行了菌種制備的準備工作,并制定了詳細的實驗計劃,為接下來的菌種制備奠定良好的基礎。
實踐小分隊将羊肚菌帶進了實驗室,對其進行可育性檢測并将檢測成功的羊肚菌進行母種擴繁,以此推廣羊肚菌栽培種植技術,将羊肚菌種植推向一個更高的平台,使其走向規模化、專業化、細緻化。帶隊老師與當地種植戶讨論了工廠化的利與弊,幫助種植戶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今天指導老師的現場答疑和對食用菌專業知識以及産業發展趨勢的講解,讓種植戶了解到先進的高産栽培技術及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性,明确了以後的發展目标。
科技青春行振興中國夢
動物科技學院“助農先鋒”李保國科技支農小分隊
2018年7月16日,為了充分了解動物科學相關專業知識,并将正确的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動物科技學院“助農先鋒”李保國科技支農小分隊在帶隊老師唐笑老師和指導老師潘素敏老師的帶領下前往秦皇島市宏都養殖場進行交流與實踐。
宏都養殖場位于秦皇島撫甯縣吳公營北,主要養殖了大白、長白、杜洛克等原種種豬和多種雜交種豬。經過嚴格的消毒措施後,小分隊成員進入了養殖區域,李廠長向他們詳細的介紹了廠子的情況。在李廠長的介紹下,志願者們對養殖場的基本設施和養殖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了解,對豬場現階段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熱切的讨論。小分隊成員對豬場的糞便進行了清理,在潘素敏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對部分肥育豬進行了體溫測量,發現豬的體溫正常,沒有什麼異常情況,同時利用現在的先進技術對豬的背膘厚進行了測量。測量結果顯示該場的豬生長良好。
随後,支農小分隊在宏都養殖場會議室和養殖場技術人員開展了科技支農交流會。潘素敏老師首先針對該廠的種豬品種選育情況,詳細講解了系譜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并展示了電子系譜信息的有關應用。随後,潘素敏老師針對豬群疾病免疫程序,講解了僞狂犬,豬瘟等疫病對豬群的危害及應對措施,提出疫苗預防的科學方法及注意事項。
此次科技支農小分隊赴宏都養殖場的科技支農服務,不但有效促進了該廠的種豬養殖的科學規範管理,更通過養殖知識技術的普及,将科學技術推廣至生産第一線,為該廠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入村莊深處,展實踐真情
機電工程學院“青春行動,愛心維修”實踐團側記
2018年7月16日,bevictor伟德官网機電工程學院“青春行動,愛心維修”暑期社會實踐小隊在灰蒙蒙天空的背景下,向着此次愛心維修的目的地——後錢莊前進。在後錢莊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這裡由蔺志鵬老師的實踐小隊受到了當地村莊翟書記真誠接待,也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烈歡迎與感謝。
上午時分,村民洋溢着喜悅的神情帶來了他們需要維修的家電,在聽說實踐小隊義務維修,免費服務後村民是感激不已。帶來修家電的村民絡繹不絕,實踐小隊隊員有條不紊,為村民登記,維修,最後把維修好的家電交還到村民手裡,高速保質保量的進行着,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蔺志鵬老師為學生盡心解答,由課堂知識到實踐操作,親自動手示範,師生情誼盡顯。
簡單午飯過後,實踐小隊再次投入工作之中,在經過了一個上午的實踐之後,隊員們從生疏上手到熟練的完成一件又一件的家電維修。一天的旅程即将結束之際,一位淳樸村民帶來了自家的西紅柿來向這些小隊員們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最終,實踐小隊還是在村民的不舍當中,再次啟程。在灰蒙蒙的天空背景下深入村莊,依然在灰蒙蒙的天空映射下漸漸走遠。
七月,本是萬千學子别離校園歸家時;七月,正是烈日炎炎驚雷繁多季;七月,也是科師學子盡展實踐真情時。經過一天的實踐過後,實踐小隊的隊員無一不受益匪淺,深入村莊,見到了淳樸的村民,感受到了實踐真情,見識了課本之外的世界璀璨無比。
園藝科技學院“綠色征程”社會實踐團赴景和田園開展實踐活動
7月16日經過一晚上的車程園藝科技學院“綠色征程”社會實踐團到達滄州市河間市景和田園并與負責人進行了接洽,并闡明此次在園區内實踐的方向和内容。實踐團隊首先進行的任務是更加詳細的對景和田園進行了解,随後,旅遊區的負責人熱情的帶領實踐團隊在園區進行整體參觀。
下午,實踐團隊對園區進行認真仔細的實地考察,通過實踐團隊的集思廣益大家為景和田園景區的發展提出了四條合理化建議:
旅遊收入應該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保護自然資源。
在設計開展一項生态旅遊活動時,必須考慮其在生态、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可持續性。
旅遊活動的内容應包含對當地社區和遊客開展生物多樣性、環境教育。
生态旅遊是在保護基礎上開展的一種旅遊活動,應鼓勵當地社區參與旅遊活動,獲得收益投入到生态保護中更加有利于可持續性發展。
小隊成員将這些建議與園區負責人進行溝通,得到了負責人的贊同和大力支持。
後來他們還跟工作人員讨論了具體的生态旅遊區的内在含義和國外成功的例子,園區工作者們與實踐團隊都收獲頗豐,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