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大家要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時銘記、事事堅持、處處上心,不斷提高認識、提升境界,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中修煉好“四自”内功,既有助于黨員幹部涵養為人品德,又有助于黨員幹部沉澱從政素養,做到“學”有所獲,“做”有所成,實現有機的統一。
黨員幹部的工作崗位、社會地位,決定了其在單位的責任,對社會的義務。
元初有個叫許衡的人,曾經與衆人在盛夏時經過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路邊有一棵梨樹,衆人争先恐後地摘梨吃,許衡獨自端正樹下,安然如常。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吃,許衡說:“不是自己擁有的卻摘取它,不可以。”那人說:“現在時局混亂,這棵梨樹沒有主人,何必介意。”許衡說:“梨樹沒有主人,我的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
自重者心有主,許衡的自重是建立在個人道德修為基礎之上的。今天的黨員幹部,自重是建立在黨的理想信念、奮鬥目标、黨性修養基礎之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黨員幹部理當比許衡做得更加自覺、更加完美。
大凡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有所作為的黨員幹部,無不善于自省。學會自省并不難,關鍵在于敢不敢常思己過。
曆史上的“将相和”,廉頗到最後之所以能向蔺相如負荊請罪,是他通過自省,發現如果一味在個人名利上争高下,隻會給國家利益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現在,“難得糊塗”在一些黨員幹部中十分流行,一些人不僅不自省,即使别人從旁猛推一把,也不願醒來。這于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都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黨員幹部要做到自省,心中必須有黨章黨規,頭腦必須有當代最新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保持履職盡責的大格局,堅持着眼全局看待個人名利地位,牢記黨的重托,常思人民厚望,即使在十分平凡的崗位上,也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而個人的私名私利則永遠是第二位的。
強調自警,旨在倡導人們在無人監督、個人獨處時,其行為也要謹慎不苟。
明英宗時的宰輔曹鼎,當泰和典吏(相當于現在的派出所長)時,抓到一名絕色女犯,因時間已是晚上,來不及回縣,隻得暫在一破廟内過夜。然而,這名女犯實在美得讓他心動,且不時以色相相誘。情急之下,曹鼎隻好用紙一遍遍寫“曹鼎不可”,寫完就燒,燒了又寫,反複幾十次,一直煎熬到天亮,始終沒亂方寸。曹鼎最終保住了名聲,不是他沒有情欲,而是想到了不能執法犯法,不能突破道德底線。
自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但從所處的位置看,對黨員幹部比對普通群衆更為重要。“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黨員幹部要心中常念黨章黨規,腦中常思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加強自我約束,不闖“關口”、不越“雷池”,守住規矩、守住底線,使自己無愧于黨和人民。
自勵是一個人始終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心理的重要防線,有了這道防線,就能做到思想不松懈、精神不滑坡、鬥志不衰退、精力不分散,不為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所俘虜,不被種種誘惑所擊倒。
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沈浩等先進黨員幹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善于自我激勵,時時刻刻想着隻能為黨争光,不能給黨抹黑。一個黨員幹部隻有像他們那樣,注重用先進思想自我激勵,才能有效抵制貪圖享受和奢侈腐敗之風的侵蝕,在各種考驗面前永遠立于不敗之地。